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網站
中心宗旨
中心成員
下載專區
教資中心
聯合成果展
活動花絮
學習資源組
教學助理
學生社群
企業導師
教學資源組
教師成長系列活動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教學成效未達標準後續追蹤輔導作業要點
MOOCs課程
其他連結
數位資源組
Google Meet
Microsoft Teams
數位教材製作
其他連結
首頁
資訊公開網
回學校首頁
English
【教師社群】(徵件)113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師專業社群即日起至113/08/12止受理申請
2024-07-11
陳建珣 cch10902
Off
分項計畫A
一、目的
依據本校「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實施要點」辦理,
為增進教師同儕專業知能成長,以課程研發、教材改進、
教學經驗等主題式學習,透過群體研討活動方式,
達成增進教師教學效能之目的,並擴散分享於校內。
二、成立社群
由本校跨教學單位之教師共同組成,成員以5至20人來自3個(
含)以上教學單位為原則,並推舉1位專任或專案教師擔任召集人。
每位教師擔任社群之召集人,以2社群為限,
凡獲補助社群之召集人,可於「教師教學實務技術報告升等」
加計1點/群。
三、申請方式
檢附紙本「教師專業社群申請表」(格式詳附件一,
或至Google協作平台下載),經召集人所屬單位主管簽核後,
送交教資中心完成申請;另將
word電子檔
寄至
chieh33@
stu.edu.tw
,主旨註明「教師專業社群申請表:
召集人姓名」。
本中心於申請截止後籌組審查小組進行審查,依審查結果公告實施,
並以電子郵件通知召集人。
四、作業期間
申請(收件)日期:即日起至
113年08月12日(星期一)止
審查期間:113年08月20日至08月30日止
公布通過名單:預計113年09月06日(星期五)前
執行期程:自通過審查後至113年11月15日(星期五)
前辦理完畢
五、實施方式
活動內容包括教育與課程新知研討、教學大綱改進與創新、
教案設計及教材改進、教學策略與方法精進、
學生學習輔導策略與經驗之對話、新進教師的導入與輔導、
跨領域知識整合與研究及其他具創新與效益之教師學習規劃等。
活動方式可採教學觀摩、微型教學、教材研發、成果展示、讀書會、
實務研討、專題講座、參觀等方式進行,並至少進行3次集會,
每次集會至少有1/2以上的成員參與,
每次會後應就社群運作實況做成紀錄(含活動照片)。
集會次數中至少需有1場次為開放式活動,並透過公開平台(
如樹德科大教師社群FACEBOOK專頁、全校訊息MAIL等)
邀請全校教師參與。
六、經費來源及補助項目
由「113年度技專校院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經費支應,
補助經費以業務費為限,不補助資本門與人事費,
補助額度以3萬元
為限
,將依社群規劃內容及性質為審查之參考依據,
本中心得依申請案件數及當年度經費狀況核定補助額度,
相關補助經費項目請參閱附件。
配合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鼓勵社群教師落實教學創新、
關注產業議題,請擇以下類別進行主題式學習:
新教材製作或編輯
新教學方法研發與實驗
新教學技術研發與實驗
特定科目教學精進實驗
續學力提升改進
大學在地連結
實驗性學院方案
其他有助於教學創新與應用,並落實於課程教學之主題。
七、成果分享
社群成果產出包含創新課程、教材、教法、方案等,並反饋教學。
配合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相關教師增能活動,
本中心每年辦理社群教師經驗分享及成果展示活動,
並邀請全校教師共同參與。
獲補助之社群皆有參加校辦成果分享會之義務。
優良教師社群每年遴選1次,
由本中心邀請校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2至3人,
進行教師社群成果評選。獎勵分為特優、優良兩項。
特優獎頒予獎狀乙紙、新臺幣5千元、召集人新臺幣5千元獎勵金,
優良獎頒發新臺幣5千元獎勵金。
社群召集人應依公告之結案日前繳齊社群成果報告及核銷相關文件至
本中心,社群執行績效(執行成果、經費執行率及成員出席率)
將列入後續申請案件審查參考。
八、徵件聯絡窗口:林姵婕
,分機2059,電子信箱
chieh3
3@stu.edu.tw
如有未盡事宜,歡迎洽教資中心教學資源組周佩儀組長(
分機2007)、林姵婕助理(分機2059)。
資料下載連結區
https://pse.is/4pn8fh
Previous Post
樹科大異國文化季 風味料理讓國際生笑忘鄉愁
分項計畫A
Next Post
【教學成長活動】113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師增能工作坊」歡迎踴躍報名
分項計畫A